工业文明的发展轨迹在快门下显影,时代变革的壮阔图景在光影中沉淀。从传统制造到智能创造,从人工操作到数字赋能,每一个生产场景都是人类智慧的生动注脚,每一处工业景观都承载着社会发展的集体记忆。
摄影艺术以其独特的视觉语言,将冰冷的钢铁赋予温度,让机械的运转充满韵律。那些飞溅的焊花、精密的仪器、忙碌的身影,在快门声中凝结成永恒。这些影像不仅是工业发展的见证,更是人类与机器对话的诗篇,是科技与人文交融的画卷。
让我们以镜头为笔,以光影为墨,共同描绘中国工业的壮美图景。无论是记录重工业的磅礴气势,还是展现智能制造的精密之美,抑或是捕捉产业工人的专注瞬间,都是对中国制造最生动的诠释。期待您的作品,为这个伟大的工业时代留下珍贵的视觉档案。
为进一步增强大展作品交流与宣传,组委会从投稿作品中精选部分作品进行线上展览,展览与否不影响最终评选结果。
2025年8月7日拍摄于浙江台州。以波浪建筑为骨,对角线构图中光影交织,冷峻几何与柔光形成张力,在人类渺小的对比里,诠释现代空间的形式美学与诗意平衡。
2023年开始到2024年连续不间断的拍摄于阳新县境内。本组作品是一组记录关于国家电网黄石1000千伏变电站工程建设的航拍摄影作品,利用无人机飞到500米高度向下垂直俯拍的方式,作品既呈现出来的像是一张电路主板,反映了该项目复杂性和系统性的布局,又见证了黄石1000千伏变电站的建设历程。
2024年7月14日拍摄于重庆。红色立柱层层叠叠,在绚丽天空映衬下,展现建筑的独特艺术造型与视觉冲击力,传递出城市文化建筑的创新与魅力。
2025年4月拍摄于甘肃省瓜州县。这里是全球首个“双塔一机”光热储能发电站建设项目现场。甘肃建投安装公司承建的三峡恒基能脉瓜州70万千瓦“光热储能+”项目采用“双塔一机”设计。设置两个相邻吸热塔,共用一台汽轮发电机,塔下安装了近3万块的定日镜,采光面积达80万平方米,电站利用这些跟踪太阳转动的镜子,把太阳光聚集到吸热塔中加热熔盐,从而带动汽轮机发电。
投产发电后,光热储能电站将作为基础调节电源,与周边光伏和风电形成总装机规模70万千瓦的多能互补清洁能源基地,将绿色电能打捆外送,年发电量将达到18亿度,减排二氧化碳约153万吨。
2023年7月14日拍摄于河南省孟州市河阳街道的河南汉永集团技改扩建项目现场,工人正对新安装的面粉仓储存罐设备进行环保作业。
2024年3月2日拍摄于浙江宁波,高空登高作业车集中伸臂高空,就像一座灵活的钢铁巨人,在蓝天白云间展现着它的力量与优雅。
2025年7月21日下午18:30左右拍摄地为高层办公室。夕阳的光打在庐山北坡上,山脚下的炼油厂区,烟囱高耸入云,仿佛天工开物般,气势恢宏,整体协调,体现出工业与自然和谐相容的美感。
2024年拍摄于山西阳泉华阳集团二矿,工人师傅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匠心独具。
2025年6月29日拍摄于广东珠海。红桥横跨碧水,货船穿行桥下,桥梁的几何线条与水面的蓝色形成视觉冲击,城市交通建筑与水上航运的和谐共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