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发布2025年度摄影笔记摄影大赛获奖名单。因为很多网友希望我来点评一下这些获奖作品,希望能从中学到一些摄影技巧和摄影思路。
我也会为每一张(组)打分,大家也可以看看平时打分多少的照片获奖的几率更大。因为我只是评委之一,最终的评选结果不是我能左右的。但是打分是我一个人说了算,因为是我打的分。
此作品集的被摄者全部来自青海高海拔偏远地区的学校,一次偶然的机会了解到他们都是没有父母的孩子,因为在藏区这样的情况会比较多,于是在一次次捐赠后打算给这三所同样性质的学校全校孩子以肖像的拍摄手法拍一次照片,在一开始我只是拍摄的一所学校,但随着对这一群体关注度不断升高,我联系到了剩下两所学校,在征得同意后便开始了和第一所学校一样的拍摄,因为他们所上的学校和公办学校的孩子有很大的差别,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师资力量,但往往就是这些差别让这样的孩子们笑的更甜,野花也有春天更何况是她们,故取名《野花集》。
我还在持续拍摄高原偏远地区这样的特殊群体目的只有一个,想让社会对这样的“野花”们更多的关注,想让社会更多有爱心,想献爱心的人有一个更直观的了解。
点评:每一个孩子都是刚刚升起的太阳。每一个孩子都值得全社会呵护从而得到茁壮的成长。但是你知道,这个世界就是有很多的不公平。世界并不会给每个人都是童话版的童年。
对于照片来说,很直接的孩子的面孔,拍摄的真实,甚至是有点“侵略性”,但是这种侵略性很触及人心。
我共情了,非常共情。因为我小时候也是没有父母的孩子。我不求同等机会,但是我希望如果我足够努力,社会会给我一点点机会。
在过去半年中,无人机的辅助让我捕捉到了许多令人赞叹的桥梁和汽车流动的瞬间。这些瞬间,无论是桥下的流水还是路上行进的车辆,都通过无人机的镜头展现出了它们独有的动态美。
我记得无人机刚刚兴起的时候,不少人说无人机改变摄影。我其实不以为然。无人机改变不了摄影,无人机原本就应该是摄影的一部分而已。
无人机可以让我们到达一些可能毫无依靠或立足之地的机位,无人机可以给我们提供人可能无法到达的视角。说白了无人机丰富了机位和拍摄角度。最重要的无非于此。
这一组可以说是无人机拍摄的上乘佳作。在这个全新的视角中,作者拍摄还有着超过一般人用常规相机的严谨和细致。
我希望你拍更多的桥,将这个题材和大江大河大时代联系起来,会更有社会意义。同时取景也会更加丰富。坚持。
这张照片是去年暑假我回老家拍摄的,拍摄的对象是我的父亲,我们爷三去地里干活记录的瞬间,透过火苗记录父亲转身的一刻,现在基本吃的都是靠买的,但父亲不舍得那块地荒废着,就种点蔬菜玉米,一辈子在农村,对土地有种特别的情怀。
点评:首先这张照片有着极为非凡视觉效果。不仅仅是让人眼前一亮了,而是极为震撼。
火焰与人物的结合,是一种很少见的,但又有着强烈情感表达的方式。我很喜欢,我也学习了。
那么有人说火焰和人物的重叠会不会有不好的联想。我觉得对于这个拍摄角度的解读可能是多种多样的。
我的解读就是,作为农民的父亲,对于土地有着特别的情怀,其实也是在为了土地一直燃烧着自己。可能我们每个人都在用各种方式为我们爱的人,爱的事去燃烧自己。
有人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张照片给我的也是这个感觉。这个世界本来就有这样精彩的瞬间,但是需要你观察,需要你感受,需要你拍得到。作者妙手得之。
好啦,同学们。此次大赛的作品点评也就到此为止了。30幅(组)佳作给我们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
极为短暂的策划,很短的照片征集时间,没想到会有这么多好的作品。我一直觉得摄影笔记是一个新手们学习摄影的地方。没想到也是卧虎藏龙的地方。
说真的,作为此次比赛的评委,也是一个摄影老师,我在这个比赛中也学到了很多。比如阿卡老师的那组风光,真的单张拿出来,我都恨不得是我拍摄的。结果人家还成组。
比如我也一直想找个题材能坚持多拍,看到猛兽鸭老师拍摄的青海的孩子我都感慨这个题材是可以奔着拿金像奖的啊。
说真的,我在自己评审的时候,有大概7幅(组)作品,我认为都有资格获得最终大奖。所以甚至我觉得幸好有其他评委,不需要我一个人做这种痛苦的抉择。
同时,作为中国摄影家协会青年委员会的委员,我利用职务之便,说点不知道该不该说的。
作者如果年龄2027年在45周岁以下,就是青年。今年是第六届全国青年摄影大展。已经截止,要公布入选名单了。两年一届,那么第七届就是后年。我希望大家能踊跃投稿。一些组照如果能在这两年坚持拍摄,让作品更加丰富,我觉得都不是入选的问题,简直可以放成主视觉。
此次也感谢微信问一问团队的鼎力支持。那么不出意外,也许明年咱们摄影笔记会和微信问一问继续深度合作。闹更大的动静。
还有感谢vivo公司的支持,希望咱们获奖者能用vivo手机拍摄出更多更精彩的瞬间。
感谢VSGO的支持。VSGO的黑鹞摄影包是我一个就选定的奖品,我自己也一直背着。
感谢初审评委和终审评委。尽管大家意见都很不一致,但是最终我们选择出来让人信服的获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