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县召开“十四五”发展成就巡礼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庄乡专场)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25-09-04 19:13:41

  发布会现场,上庄乡有关负责就“十四五”发展成就开展情况进行通报,并和媒体记者围绕该乡镇党委在基础设施建设与基层治理、特色产业发展与经济转型、生态宜居乡村建设、民生福祉提升等方面进行了沟通说明。

  过去五年,上庄乡坚决落实县委、县政府各项工作部署,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强基础、兴产业、美家园、暖民心”为主线,向人民群众交出了一份可观可感、实实在在的高质量发展答卷。

  筑牢发展根基,提升治理效能。以“硬支撑”优化发展环境、以“软实力”赋能基层服务,累计新建和改造农村道路30余公里,建成桥梁9座,投资97.3万元升级亮化工程,安装路灯419余盏,点亮18个行政村的主干道。划分261个全科网格,配备专兼职网格员279名,推动矛盾化解、隐患排查“一线解决”。深化“放管服”改革,乡级便民服务中心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让群众“少跑腿、快办事”。

  激活内生动力,打造经济引擎。坚持“项目为王”,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构建“3+N”现代农业与新兴工业双轮驱动格局。立足“黄梨之乡”品牌优势,发展晚秋黄梨、大葱、黄桃、瓜蒌等特色产业,引进明姑食品深加工项目,建成400万元果品冷库,培育家庭农场和合作社96家。瞄准锂电、光电等新兴产业,招引亿元以上项目15个,总投资超50亿元。实行班子成员“一对一”分包市场主体机制,帮助解决用地、融资等难题,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绘就生态画卷,赋能宜居乡村。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关停污染企业13家,打造精品荷塘、游园7处,提升村庄绿化覆盖率至32%。创新“周三清洁日”机制,发动群众共建共享,清理“四沟四渠”,完成厕所革命整乡推进,盘活废弃宅院。成功策划举办梨花展活动,推动非遗活化与消费升级,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办“村晚”30余场,常态化开展“讲文明、除陋习、树新风”行动。

  织密保障网络,共享发展成果。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精准落实“应保尽保”,增加更多低保、特困供养、补贴等人次,建成乡级养老服务中心和村级服务站,扎实“四集中”兜底保障。实施“人人持证、技能河南”行动,培训技能人才4600人次,带动就业超2000人。乡卫生院落实医共体建设2万群众。学校改扩建工程投用,全面筑牢校园安全“防护网”。

  问题1:根据上庄乡近年政府工作报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成效显著。请您具体阐述招商引资工作的主要成就、关键实施措施及其对乡域经济的影响,并说明未来规划方向。

  答:招商引资工作是上庄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近五年来,我们坚持“项目为王”理念,通过系统性举措取得显著成效。主要成就体现在项目引进和投资规模上:2019年落地河南凯旋裕盛新能源有限公司等6个工业企业项目;2020年新引进签约5000万元以上项目3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个),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5.35亿元,实际完成投资额5.48亿元,占全年计划的103%;2022年完成招商引资“三个一批”签约9个,落地率100%,纳入省重点项目库1个、市重点项目库4个,培育入统四上企业7个,实现税收3719万元;2023年签约项目8个,总投资31.75亿元,纳入省重点项目1个、市重点6个、“三个一批”项目5个;2024年新招引亿元企业6家。这些项目带动经济指标稳步增长,如2023年全乡生产总值完成16.4亿元、增长6.0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1.5%。

  关键实施措施包括创新招商机制和优化营商环境。一是健全工作机制,实行主要领导牵头对接、班子成员分块参与的专班制度,如2023年定期赴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开展招商推介30余次,2024年全年外出招商30余次。2025年针对我县主导产业外出精准招商,新招引的Ro反渗透膜项目投资3亿元,产品应用于饮用水净化、海水淡化、生物医药等领域,项目已被确定为我县未来产业。二是以情招商、以商招商,通过建立乡村杰出人才信息库和利用本地企业资源,如2020年以凯旋裕盛企业为依托开展以商招商活动。三是强化项目服务保障,推行“五个一”工作推进机制(即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2023年将服务保障重点项目作为一把手工程,2024年班子成员走访企业150余次,协助解决问题22个,确保项目快落地、快投产;同时深化“万人助万企”活动,优化软环境,如2022年基层干部分包1400余家市场主体,为明姑食品解决变压器更换等问题,提升满意度。

  招商引资对乡域经济影响深远,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例如,凯旋裕盛锂电产业园的建设和上市(2023年在中原股交所成功上市),带动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黄梨产业实现“种-管-储-销-深加工”全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融合。2025年规划将继续聚焦精准招商,围绕新能源、纺织服装等产业延链补链,力争在招大引强上突破;同时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性资金,加快专项债申报如画印梨乡旅游配套设施,为“十五五”规划蓄势赋能。总体来看,招商引资已成为上庄乡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未来将坚持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

  问题2:上庄乡近年来将移风易俗作为深化乡村治理的重要抓手,但部分舆论认为此类工作易流于形式。请结合具体实践,说明上庄乡如何确保移风易俗工作长效化、制度化,并阐述其对乡村治理效能提升的实际作用。

  答:上庄乡推进移风易俗的核心在于构建“制度约束+文化浸润+群众自治”三位一体的长效机制,确保工作落地生根、常态运行。

  一、以制度刚性破除陈规陋习。全乡指导18个行政村修订村规民约,明确红白事操办标准:限定彩礼不超过3万元、酒席每桌成本压至300元以内、丧事不超3天,为村民提供清晰的行为边界。同步成立村级红白理事会,由德高望重的村民组成,全程监督指导婚丧事务。例如山坡村将红白理事章程纳入村规民约,设置专职人员及固定办公场所,对违规行为及时劝导。

  二、以文化浸润培育文明自觉。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广场等阵地,组织“百姓宣讲团”深入田间地头,用方言土语解读移风易俗政策;创作戏曲、广场舞等文艺节目,将“婚事新办、厚养薄葬”理念融入乡土文化。线上通过公众号、村民群推送典型案例,线下利用逢集日发放宣传手册,覆盖群众超万人次。

  三、以群众自治激发内生动力。创新“文明积分超市”机制,将简办红白事、参与志愿服务等纳入积分范畴,村民凭积分兑换米面油等物资,推动“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变。全乡组建“先锋服务队”开展关爱孤老、环境整治等行动,带动村民主动参与垃圾分类、义务植树,将“村里事”转化为“家家事”。

  下一步,我乡将持续细化村规民约落实机制,深化“积分制”与基层治理衔接,推动移风易俗从“新风尚”转化为“新常态”,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文明动能。

  问题3:2025年,上庄乡成功举办了梨花展,获得了一致好评,接下来上庄乡将如何深化文旅融合,破解现存难题,推动未来的赏花旅游季活动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答:上庄乡2025年梨花展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了“以花为媒、文旅赋能”对激活乡村经济、凝聚民心士气的巨大潜力,上庄乡将深化文旅融合,立足实际,系统谋划,精准发力。

  一是补齐基础设施短板。针对景区原生态状态突出、服务设施不足的问题,依据地形和游客需求,科学规划主题游览动线。拓宽主干道、增设备用行车路线,并实施步道硬化与护栏加固,解决交通拥堵和安全隐患。对观景台、舞台等关键节点进行升级改造,提升承载能力和观赏体验。彻底清理卫生死角,营造整洁、便利、舒心的游览环境。

  二是深挖梨文化内涵。系统梳理梨乡栽培历史,深入挖掘古梨树传说,将丰富的梨文化资源转化为看得见、听得着、摸得到的体验。丰富活动形式,在春季赏花之外,联动开发梨园露营基地、田园骑行路线,并在秋季策划黄梨采摘节,形成“四季有景、全年可游”的产品链条,显著延长游客停留时间。

  三是建立惠农、富农长效机制。跳出传统农产品销售模式,联合合作社、深加工企业,大力开发梨汁、梨酒、梨香薰、梨主题文创等高附加值衍生品,在景区设立特色鲜明的“梨乡市集”展销区,推动农产品品牌化升级,解决商品同质化严重、梨主题衍生品占比低的问题。创新营销方式,开展“云赏花”直播,预售梨主题文创、民宿套餐,实现线上引流与线下消费的闭环转化。

  上庄乡将紧扣“梨园生态为本、文化体验为核、数字赋能为翼、农民共富为魂”的主线,通过硬件提质打基础、文化深耕创特色、产业融合增效益、机制创新强保障,系统性地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将短暂的“赏花热”转化为持久的“产业兴”,让上庄梨乡品牌熠熠生辉,为河南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贡献可复制、可推广的“上庄经验”。